我在费伦开创仁德之世_第七章,冯谖客孟尝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冯谖客孟尝君 (第1/2页)

    分别用通用语和雅言读了一遍冯谖客孟尝君,郑礼坐在杰特面前,询问杰特对这个故事有什么自己的见解。

    杰特斟酌了一小会,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我认为这位叫做冯谖的人过于无耻和卑鄙。”

    “首先我认为第一点,就是当孟尝领主好心的庇护他时,他却并没有感到满足。”

    “在没有为领主做贡献的前提下,多次无耻的索取更好的待遇。”

    “第二点,则是他在没有得到领主的授意时,私自销毁了属于领主的财产。”

    “虽然故事的最后他帮助领主取得了极大的利益,但这不应该是他这么做的理由。”

    “很不错的见解。”

    郑礼真心为杰特的聪慧赞扬。先不论正确与否,身为猎人之子,从小没有经受过良好的教育。

    但却能在小小的年纪逻辑清晰,条理缜密的说出属于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天生与后天养成的过人聪慧。

    郑礼并不是很看重杰特会不会说出什么惊人理解,他只看重一点,那就是杰特思考,然后提出结论的过程。

    智慧可以通过一定的勤劳补足,但永不停歇的思考之心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虽然心中颇为欣喜,但郑礼还是话语一转: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即使以纯功利的角度来说,会不会你所认为的第一点和第二点都是你的误解呢?”

    “有没有种可能,你所认为的卑鄙和无耻的人反而是故事里最为高尚的人呢?”

    “我不能理解。”

    杰特摇头,他完全不能理解郑礼所说的话。

    在他看来冯谖唯一能算得上高尚的举动,是冯谖帮助农民销毁属于领主的债务。

    但冯谖受孟尝领主的庇护,在许久没有为领主付出的背景下,私自销毁了孟尝领主的财富,这又何谈高尚呢?

    看着不解的杰特,郑礼清楚的知道是什么原因。

    这是文明与文明之间不同的文化区别,有时候即使是同一个文明主体在不同时期都会存在相驳的区别。

    就比如商时代可以随意的以人作为祭品,用来祭祀神灵。

    但在唐宋时期,这就是一种受所有人攻击的举动,是必须铲除的野蛮行为。

    同一个文明尚且如此,更何况这还是另一片世界下另一个文明中熏陶生活的人呢。

    要想传播属于自己的思想,郑礼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因地制宜做出不改变根本内容,符合本地文化的更改。

    于是,郑礼看着杰特做出解释:“在你看来,当冯谖说自己没有擅长的能力能为孟尝领主工作,只想白吃白喝时,孟尝领主为什么会同意庇护冯谖呢?”

    “在冯谖没有做出贡献,三次要求提升待遇时,孟尝领主又为什么会同意他的请求呢?”

    “毕竟,在我们看来冯谖刚开始一直都在不劳而获。”

    看着小脸纠结的杰特,郑礼继续追问道:“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孟尝领主过于善良,所以才会一直容忍冯谖过分的要求。”

    话一说出口,杰特就后悔了,他其实也不怎么相信原因是因为孟尝领主的善良。

    “不,首先孟尝领主庇护三千人,并同意庇护冯谖这个对他而言单纯消耗财富的人,以功利的角度来说,他是为了名声。”

    郑礼淡淡的解释道:

    “对于孟尝领主而言,他的财富不会因为多一个白吃白喝的冯谖就会消耗殆尽,反而能通过接纳不劳而获的冯谖获得仁慈的好名声。”

    “如果你听见隔壁的领主连不劳而获的受庇护者都能好好的招待,你在需要的时候会不会投入这位领主的麾下为他工作?”

    杰特思考了一下会,回答:“会的老师,虽然我可能在心底觉得这名领主仁慈的有些愚蠢,但在我需要的时候,我肯定会优先选择为这名领主工作。”

    “你看,当你听到冯谖的事迹后都选择为这名领主工作,哪其他听见这则消息的人呢?”

    “他们是不是也会抱着和你同样的心态呢?”

    郑礼摊手,笑着解释,用手指着书写冯谖客孟尝君故事中的仁字:

    “冯谖能在故事的最后游说外国的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