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黑丝送曹营,司马懿人都麻了_第18章 撤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撤军 (第1/2页)

    日上三竿,渭水南岸已经是赤红一片。

    魏蜀大战仍在继续,不过形势却是已经天翻地覆。

    自从郭淮的北原大营被烧毁之后,魏军的形势就急转直下,战线岌岌可危。

    吴懿更是率领数万羌胡兵,从郭淮的雍凉军背后杀出,将防备不及的郭淮,杀的大败,掩面而逃。

    如今诸葛亮的后顾之忧已解,王平率领的无当飞军,也可以投入到阵前,与魏军决战。

    再加上数万羌胡兵,蜀军的声势大振,前线士兵的士气则是高涨无比,隐隐有反推魏军战列的迹象。

    司马昭震惊无比的看着场上变化的局势,没想到短短一刻钟的时间,原本一片大好的局势,刹那间两级反转。

    占据着兵力优势的魏军,此刻竟然有些不敌兵力更少的蜀军。

    司马懿见状不再犹豫,再次下令道:

    “立刻鸣金,撤回大营!!”

    “父亲,如今胜负未分,虽然我军伤亡颇大,但是蜀军也到了强弩之末。”

    司马昭不甘心,虽然现在失去了对蜀军的两面夹击之势,但是现在仍旧是平分秋色的局面。

    可若是撤军,就势必会给蜀军乘胜追击的机会,到了那时魏军的伤亡就不止如此了。

    司马懿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向司马昭,喝道:

    “你以为诸葛亮会只有这点伎俩吗?”

    “速速鸣金,撤回武功水东岸大营。”

    司马昭虽然不服气,但是司马懿声色俱厉,司马昭再不敢废话,只得磨磨蹭蹭的前去鸣金。

    而司马师这一次却是没有再说话,因为司马师在猜到诸葛亮的后手之后,就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在司马懿提点过后,司马师就意识到自己漏算了一个人,那就是马岱。

    马岱在自己父兄的光环下,虽然并不出名,但是马岱个人的武勇却是不容小觑。

    而马腾马超相继离世之后,马岱无疑继承二人的遗产。

    即便过去这么多年,但是凉州马腾,神威天将军的名号,在羌人部落中,依旧是响当当的名号。

    尤其是在看到郭淮被大队骑兵给击败之后,司马师就更加确定自己的观点。

    马岱没有出现,必然是去联络凉州羌人,作为诸葛亮的奇兵,来攻击自己等人的软肋。

    如今吴懿都已经出现,马岱想必也该出现了。

    就在司马师思考之际,一名斥候紧急来到司马懿面前,急声禀报道:

    “报大都督,渭水北岸出现大股部队,疑似蜀军,正在搭建浮桥,打算渡过渭河。”

    来了!

    司马师心想,想必这股部队必然就是马岱率领的奇兵。

    “父亲,撤军吧。”

    司马师叹息一声,虽然他不觉得马岱率领的羌胡兵,能有多少战斗力。

    但是只要马岱渡过渭水,率军截断魏军退路,不用和自己交战,只怕就会导致军心浮动,从而引起大军崩溃。

    司马懿屏气凝神看向诸葛亮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

    有失落,有欣赏,有不甘,又有些落寞。

    这一仗,终究还是败给了诸葛亮,但是战场上虽然败了,但是他司马懿没败。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诸葛亮的秘密,这将绝对了日后蜀国的命运,甚至是自己的命运。

    司马懿没有开口,但是听到斥候禀报的司马昭,却是再不敢磨蹭,赶忙鸣金收兵。

    战场之上,原本还在奋勇厮杀的魏军,在听到鸣金声后,先是一愣,而后开始收缩阵型,结阵而退。

    司马懿都督雍凉大军将近十年,自从司马懿坐镇长安以来,恢复生产,开垦屯田。

    将原本凋敝不堪的关中,再次化作沃野千里。

    司马懿在职期间,到处开荒种田,走到哪种到哪,这才让关中恢复了一点生机。

    治军方面,司马懿更是严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让原本桀骜不驯的雍凉军上下,为之一肃。

    雍凉自古出豪杰,自从汉武帝击败匈奴之后,迁羌,氐,匈奴,鲜卑等各族内附。

    其中在幽州,并州,凉州等边地安置这些异族,作为帝国藩篱。

    凉州自此成为羌氐聚集地,这些羌人和氐人也成为了日后大汉帝国,最常用的雇佣军。

    每次帝国出征,都会征调羌人,氐人甚至匈奴人,乌桓人作为雇佣军,随军出征。

    凉州自此豪杰辈出,董卓,李傕郭汜,马腾,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