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杀人放火 (第2/3页)
只是荀少彧,此身农家子,不通文事,大字不识,也看不出什么,只得草草卷起,塞在腰间,以待后来。 这诸天世界,文化教法,可能类比相似。但文字之类,却是一方世界一种模样。荀少彧历经三世洗礼,也没见那一方世界,可通用诸天者。 也许以后,会遇到通行诸天者,但现今,真是实在无法。 再一次巡视一番,无甚发现。 他在道人衣袍身上,撕扯下一截袖布,不慌不忙的,垫在身前,遮挡住血液的飞溅。 蓦然用力,拔出石匕,血液四溅,血雾一般。 荀少彧将沾满血迹的袖布,仍在地上。 拿出火石,不一会儿,就将这一截袖点燃。 “杀人放火,妙哉!妙哉!” 此刻的他,眸光清冷,似乎屠户一般,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正所谓的杀人放火,受招安。 此言大谬! 古代生产力有限,故而民居,不可能全是砖房瓦房。 反而木制房屋,乃至茅草房屋,占据绝大多数。 这些木制、草制,易燃且不易扑救。往往火灾一起,就是一片片民居,化作碳土,烧成白地,损失极大。 故而自古官府,就极为重视火灾,有‘慎无敢失火者,失火者斩其端;失火者以为乱者车裂;伍人不得,斩;得之,除’之法。 明文规定,引起火灾的首犯处斩;故意纵火,则以谋乱罪处以车裂之刑;与纵火犯同伙,知情不报者,也要处以死刑;对积极举报者,才可免死。 由此观之,可见官府,对于火灾‘零容忍’的态度。 与叛乱谋反,相提并论,还想招安? 不追得上天无门,入地无路,就算官府疲软三分。 “但是……有什么,比得上一场大火,烧的干干净净,来的不留痕迹!” 荀少彧将擦拭干净的石匕,收入衣袖之中,将燃起的袖布,仍在床榻上,并顺着短梯,爬出地窖。 用力盖上厚木板,将地窖重新遮掩住。 随即抬头,看向六老的茅舍,目光闪动间,喃喃低语:“最后一丝隐患……” 他摸了摸怀中石匕,咬一咬牙:“罢了……” ………… 红光冲天! 火势蔓延! 咣!咣!咣! “走水啦!走水啦!” 一年轻汉子,目露惊恐,用力的敲击着,手中的铜锣,大声叫喊着。 这一声叫喊,似是让不大的上河村,彻底沸腾。 “啊……” 妇人惊恐的尖叫,村汉们接踵而行。 不少汉子,甚至连上衣都没有套上,就连忙跑出救火。 现在这时节,可是旱灾,连着饥荒,已经让农人生存艰难。 如今再突来一场横祸,都道‘水火无情’,这一副不值钱的家当,要是全部化作灰烬。 这些一无所有的村人们,又当如何过活? “快!快!” “走水了……” 咣!咣!咣!许多汉子出门后,都提着几桶沙烁赶来。 防火,救火,古已有之! 寻常时节,百姓家门前,都会有蓄水的习惯。一户蓄藏几大缸水,放置门前,防止火灾失控。 然而旱灾之时,水源宝贵! 如何能为防止,不知何时来临的火灾,而忽视人们日常用度? 故而一般百姓,都是蓄堆泥沙,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