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色处_财不露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财不露白 (第1/2页)

    王府的粥棚设在南门,各个官家的粥棚一字排开,按照官阶等级从中心往两边排列,而对面还有一大排粥棚,则是羊城各个商家的,挑着各个店铺的旗帜,棚子的大小比这边的官家粥棚小,但是,排队领粥的人,却多了一倍都不止。毕竟,官家的粥棚有官兵把守,饥民都怕官府,那边商家的粥棚也是设计得更合理,别看人头攒动,但是领粥更快。

    我望向隔壁的总督家的粥棚,看见了苏世明的女儿苏婉茹正在粥棚边站着,看样子她今天也是奉命巡查粥棚的。而她身边,叽叽喳喳的还有两个姑娘。粮道参赞家的千金洪春春,律政使的千金陶东媛。我们自从七夕夜宴后,就再也没见过面,半年多过去了,她们都长大了不少,尤其是洪春春,上次见面还是小姑娘,这次已经明显的发育长高了。而苏婉茹也长高了不少,远远的看见我,就冲我招手,等我过去,互相见了礼。

    “许久不见啊,夏侯小姐。”

    “是呢,好久不见。”我对她们三人说,“今天是义学施粥,还是你们各自代表家里来巡视?”

    “今日是各府女眷巡视粥棚,我们都是代表家里来的。”洪春春快人快语的,看上去心情很好。

    “夏侯小姐是代表王府?”

    “不错,我长姐不方便出门,就让我和刘杨一起来了。”

    “刘杨?”苏婉茹掩面而笑,“你还直呼其名,刘杨马上就是驸马爷了,哈哈哈,你应该尊敬他。”

    我也笑着说,“刘杨就象我哥哥一样,以后真成婚了再说吧。”

    陶东媛笑着问,“你可知道粤国公什么时候进京?”

    “这个我还没问,左右不过过些日子吧。”

    “夏侯小姐,你可是也要回京都了?”洪春春充满了好奇、

    我沉吟了一下,“本来应该开春就回京都,不过,因为家中还有其他事情,就耽搁了。”

    “既然还在南粤,夏侯小姐可要去义学读书?”苏婉茹很认真的问道。

    我也好奇,上次苏婉茹也问我上学的事情,怎么时隔半年,依然惦记我上学,我和她也没有什么交情,难道她又打什么主意?“哦,王府就有西席师父,总归,识得几个字就行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识字,读读女戒女则就差不多了。我倒是没那么一心向学。”我平静的回复。

    洪春春一脸好奇,“原来王府就聘请了师父教读书,那么,夏侯小姐可是就一个人和师父学习?不无聊吗?你家的师父严厉吗?写错字,可要罚抄?”

    “我没去过义学,所以不太知道好多人读书是什么样子,现在也不过就是识几个字,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和师父学习,师父也不会罚抄,只是教我识字而已,我不擅长背书,所以就不用背书。”

    “那么好?”洪春春羡慕不已,她平素不喜欢读书,经常被先生罚抄,而苏婉茹可是优等生,所以,洪春春以苏婉茹马首是瞻,毕竟,在她眼里,苏婉茹比她聪明得多,苏婉茹说的总是对的。

    “想不到吏部夏侯侍郎的女儿,竟然不喜读书。我可听说,令姐南粤王妃是名满京都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苏婉茹一脸不屑。

    我当然听出她语言里的不屑的讥讽,不过,人各有志,不擅长的东西,不学,这是我的宗旨。我只想好好生活,不想惹事儿。而且,诗词歌赋也好,琴棋书画也罢,都不是我赖以生存的法宝。这些东西精通了,在古代对女子来说,最多是闺中解闷儿,并不能挣钱,靠这些挣钱的都是妓女,哪怕说卖艺不卖身的,也不过是下九流,被人看不起。

    “我长姐确实有才华,而且名誉京都,只不过,那也只是我长姐,又不是我。我是觉得所谓作诗,弹琴,对弈,书法美术,不过都是陶冶情操的事情,对我来说,不是太有用,而且,我也确实懒,记不得那么多事情。”

    陶东媛在一边连连点头,“不错,我也觉得学习太累了,左右无聊,将来做一家主母,主要也是看账簿,会理家就好了。”

    “一家主母?东媛姐姐怕是恨嫁了,”洪春春一脸坏笑,“夏侯小姐,你知道吗?我们陶东媛姐姐,可是南粤万里挑一的憨厚之人,姐姐已经十六岁,算是大周的习俗,也要马上成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