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除岁师_第102章 无价之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 无价之宝 (第2/2页)

力道极大,速度也奇快,毛家义越是临危反而越是冷静下来,他猛吸一口气,感受着皮鞭传来的,被巨斧带动的力道,瞅准时机纵身往后一蹬,手上用力抓住鞭子,如同灵猴一样往巨斧上荡窜,那动作和身手,敏捷得比十七八的青少年还麻溜。

    这巨斧从上头的柄垂下到斧身约有三米高,毛先生不敢停,一溜烟的往上爬,等他爬到两米高度,下边的斧子与另一头的巨斧错身而过,刮带起的摩擦声割得人耳朵生痛。

    毛先生放眼往前看去,却看到前面的斧子上有东西一跳,动作异常敏捷的也往上窜,再定睛一看,心里倒抽一口冷气,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那个斧子上窜上来的,居然还真的是个俑人。

    这个俑人大半身体已经没有了外头的俑陶,头顶着偏髻和一脑袋的碎陶片,身上的破烂衣物并非制陶俑的那种布衣式样,毛先生眼尖,一眼就认出是一种纸甲。

    纸甲是什么呢?是一种纸做的纸制甲胄。

    《新唐书》就记载了在唐宣宗时,河中节度使徐商发明纸甲。唐代甲有锁子甲、马甲等13种,其中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缒、锁子等是铁甲甲。其余各种甲都以布绢木等物制造。

    纸甲在唐宋开始规模的运用,甚至成为了宋明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新唐书》记载说“劲矢不能洞”,看得出纸甲优点是坚固且轻便。唐宣宗时,徐商守蒲州,有兵士千人,“襞纸为铠,劲矢不能透”。

    明代杨国桢在《涌幢小品》中记载了纸甲的制作方法:“纸甲,用无性极柔之纸,加工捶软,迭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陈氏所说的“无性极柔之纸”早不可考证是何纸,但可看出它极柔韧,迭厚三四寸后再用铁钉固定。

    纸甲是为后世人不太了解的一种军队铠甲,并且一般的墓里也是看不到这种纸甲存在,只有对历史有深刻了解的人才晓得它的存在,而其制作工艺到了现在也早就失传,天下早变成了西洋枪炮的主力,而现在,毛先生以为自己在做梦,眼前居然出现了一具活生生的、穿着纸甲的陶僵正在和自己大眼瞪小眼。

    他这不是在做梦吧?

    便是销器门传承了几千年,纸甲现在都传闻没有人能做得出来,这个墓里居然存在?

    这一刻做为一个销器门弟子,毛先生的一颗心和脑袋都被纸甲吸引住了,刚才的惊险一瞬间便丢到了脑后。

    他两眼火热的看着和自己越分越远但眼睛一直直勾勾看着自己的陶僵,心里飞速的盘算着怎么组出来攻击力强的家伙,好把这陶僵绑了把它身上那身纸甲给扒了。

    这可是无价之宝!

    毛先生心里一团敬业的火燃烧着,可趁手的工具还真的没有多少,手腕上绑着迷你型的暴雨梨花针可不是用到这上边的,拉开衣裳,衣里全是一排排的各种式样的飞刀,一个飞不好,别说扎不到陶僵脑袋,就怕扎到他身上,扎坏了纸甲。

    哎哟,不对,纸甲不是说防刀箭么?

    也不对,防是防,可这都过了多少年了?纸甲被尘封在陶俑里,怕也腐蚀得差不多,一碰说不定会化成灰?

    毛先生纠结之极,随着巨斧回荡,眼神落在了自己缠在斧柄上的皮鞭上。

    他迅速把鸡笼子扯到自己前面抓紧了,吸口气扯着皮鞭往巨斧上边再爬一点,然后死死盯着对着自己这边挥荡过来的斧头上摆出攻势躬腰吡牙的灰黑色陶僵。

    眼看着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毛先生已经听不见风声与鸡叫声,一双眼和精神牢牢的锁定在这个陶僵身上计算着时机。

    眼看距离从五米到四米,从四米到三米,陶僵猛的一蹬脚,张牙舞爪望着毛先生面门就扑跃过来。

    毛先生咬牙,一扯鸡笼上的布,左手抱住斧柄把鸡笼往前一送,右手撤下皮鞭,像赶羊似的挥动鞭子从侧面往甬道中甩。

    鞭子啪的发出一声响声,前端像闭合的细长的花苞一样的铁头当风展开。

    他这一挥使出了平生最大的力气与速度,鞭子像是有生命似的在空中拐了个弯,铁头花苞一展开了,就跟一朵花在迎风绽放似的,看着漂亮得很,眼还没眨呢,就变成了一朵莲花似的大小完全张开了,张开后才叫人看得出它的森森真面,每一片像花瓣的铁片边缘不仅有利齿,还被打磨得万分薄利。

    陶僵两手指甲又黑又长,约有三四寸,一抓之下刚好抓碎了鸡笼。

    里头的公鸡吓得大叫一声,嘴上没得布条,它可着劲的啄,一口下去陶僵干瘪的手掌手臂上就是好几个深不见底的小洞。

    陶僵显然是不怕这公鸡的,并且被公鸡这行为激怒,它嘶嘶的发出叫声,伸手就往里抓鸡。

    公鸡扑腾着,好在这时皮鞭的尖头铁片呼啸着从后头贴着陶僵脖子飞过去,下一刻这陶僵的头便掉了下去。

    毛先生大气都没有出过,看到成功赶紧一抖手将前头的铁头还原成花苞,皮鞭又如蛇一样往下缠住下掉的陶僵的身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