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契约_28.误会大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误会大了 (第1/4页)

    年轻人的身体自我修复能力还是很强,一周后,卓逸然的脚踝已经完全恢复了正常,要不是陆琛拦着他,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回归篮球场了。

    不过最近不仅是他,整个篮球队的训练密度都降低了很多,主要是因为快到期中考试了,学业压力有点大。

    经管院对期中的重视程度不低,s班就更不用说了,好几门专业课都要正经考试,难度不亚于期末。即便是偏向实践的考察课,也布置了各种研究课题,尽管有一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但对过程和成果的要求依然很高。

    比如社会经济学这门课,期中课题规定的大方向是关于江城老城区的社会经济研究,资料查阅、实地调研、人物专访,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课题规定两人一组,卓逸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抱上了学神这条大腿,只有羡煞旁人的份。毕竟谁都知道,跟陆琛一组,就只用躺着被带飞了。

    不过这回的课题难度不低,卓逸然还是有点担心:“人物专访要求还挺细的,‘在老城区生活30年以上’,这种居民不好找吧?”

    “能找到,”陆琛说,“我奶奶。”

    陆琛是本地人,他家里的长辈自然也是,只是没想到这么凑巧,正好生活在老城区,还有这么久的居住时长,令卓逸然倍感惊喜。

    “那咱们要去奶奶家里采访?”卓逸然问。

    陆琛点了点头:“怎么了?”

    “没什么,”卓逸然嘿嘿笑了笑,“还挺期待的。”

    作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外面关于陆琛的种种传闻很多,连他性冷淡这种颇为隐私的事情都有不少人知道,却从来没听人说起过他家中的情况。

    不少迷弟迷妹猜测他是低调的豪门子弟,或者是什么书香门第,毕竟像他这么出类拔萃的alpha,举手投足间都是贵气,读的又是经管专业,怎么看都像是被当作领导者来培养的,必定是精英教育的产物。

    卓逸然自然不至于相信这种无根无据的玛丽苏式猜想,不过跟陆琛相处了这么久,确实从来没听他提起过自己家里的事,难免也生了几分好奇。

    他怀着这份隐隐的期盼,直到周六,两人才都有空闲,一起去老城区展开调研。

    上午主要是粗略的实地走访,拍摄了一些照片和视频资料,对老城区的状况有了大体的了解,直到半下午才逛完计划中的片区。

    两人刚下到地铁站,准备踏上去奶奶家的路途,卓逸然正有点隐隐的兴奋,陆琛就接到了奶奶的电话,说家里没酱油了,让帮忙捎一点回去。

    街对面正好有家超市,于是两人又从地下通道上去。路上,卓逸然忽然想起了什么:“你跟奶奶说了专访的事?”

    “嗯。”这种事自然要提前说好,陆琛不明白这有什么好问的。

    “那你说了我要一起去?”卓逸然接着问。

    “不然呢?”陆琛不解地侧目看他。

    “那……”卓逸然看了他一眼,“你怎么介绍我的?”

    原来重点是这个。

    “同学。”陆琛答道。

    “那就好。”虽然想也知道陆琛不可能跟奶奶说他俩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但卓逸然还是瞬间放下了心。

    想来陆琛的奶奶肯定该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卓逸然又天生自来熟,以同学的身份跟她相处不会太难。幸好没让奶奶对他俩的关系有什么误会,否则他真不知道该怎么表现才好了。

    两人去超市买了酱油,顺道又捎了些点心水果,卓逸然突发奇想,又拿起手机,开始拍vlog。

    “这有什么好拍的?”陆琛对他的这些行为永远无法理解。

    “你没听过那个说法么,”卓逸然举着手机拍摄,心不在焉地答道,“要经常跟另一半一起逛超市,才会时常有家的归属感。”

    他注意力全在屏幕里了,说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过了几秒钟才意识到,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那么点……

    卓逸然心虚地转头看了一眼陆琛,见对方的神色果然有些微妙,他赶紧清了清嗓子,多此一举地补充道:“所以这种vlog发到网上,肯定会很受欢迎。”

    解释得有点苍白,好在陆琛没再说什么。

    买完了东西去结账,收银台口的货架上有一排进口专区,卓逸然一眼看到了一个包装精致的小盒子,上面写满了日语,底图是一张薄荷叶和冰块的特写图片。

    他依稀记得之前好像看到过类似包装的广告,是一种后劲很足的薄荷糖,据说提神功效极好。

    最近快期中考试了,学习压力本来就大,他又嗜睡,上课再犯困就该挂科了。考虑到这个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