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徐有贞是忠臣吗 (第2/2页)
认为杨晨东所为并不违礼制,那自然别人就更不好说什么了。加上他的话,便是三位尚书重臣替杨晨东说话了。 有三位大人在前,其它的众臣们一一跪倒于地,高声附议着。 便是站在皇帝之旁的王振也借机小声的对朱祁镇说道:皇上,杨冼马之事根本无伤大雅,不必追究。您圣明都可以让他去开酒楼做买卖,唱几首曲子罢了,又算的了什么。您完全可以乾纲独断,另外御史风言而奏,也应该给予褒奖,此事便可过了。 神仙居就要开了,那里可是有着王振的一成股份呢?那一个月不知道会多出多少的收入来,倘若是现在出了事情,神仙居定然会受到连累,这等于是伤及到自身利益了,自然是要站出来说话的。 臣众求情,又有王振之言,英宗心中有数了。轻轻额首之后,声音朗朗而出,臣之所言皆有道理。杨洗马不过就是年少好动罢了,加上初到京师,见什么都新鲜,做出一些略微出格的事情也自在情理之中,大可不必深究详问。至于徐都事,做事认真负责,给予褒奖,任其为都察院经历司经历一职好了。 都察院经历是正六品的官职,较之原来的都事的正七品等于是连升两级。如此也算是给此人一个交待了。 当下,众臣欢喜,皆大呼皇上圣明。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得到了解决,众臣都欲起身的时候,谁想刚被升官的御史徐有贞又继续的将头磕在地上问道:皇上,若是今后杨洗马继续高歌词曲的话,是不是可做为例外,不在追究了呢? 皇上都给你升了官,但你依然还是要咬着事情不放,这就是不会做事,不会做人了,一时间一些个臣子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带着几分的严厉。 徐有贞以前给他们的感觉并不是这样,此人可是八面玲珑,很会来事的,调其去都察院也不过就是一个历练罢了,积攒资历的手段而已,可今天此人怎么如此的一根筋?难道非要惹皇上不快不成? 这一会,英宗的确被问的有些生气了。眼见徐有贞还想抓着事情不放,大声斥责道:朕说了,杨洗马年少好动,又多才多艺,杨报中的故事正是他所为,即然写个故事能被大家所接受,唱唱曲子又能如何?以后在有这样的事情不必上报,你们有那工夫,还不如多体察一下民间百姓的疾苦,在去看看大臣们是不是都尽心尽职做事好了。 明显这是英宗对都察院有意见了,引得右都御史陈镒是低头不语,不敢多言。 感觉到英宗似乎气有不顺,其它臣子们自然都不敢在多言。唯有徐有贞不知道哪里来的胆量,竟然跪地直呼,臣知道了,以后但凡有杨洗马之事,不在上报。 哼!英宗也是恼怒的盯着徐有贞看了一眼,随后也不等王振喊什么退朝了,就起身大步由龙椅之上离开了。 众臣也随着皇上的离去而离去,便是右都御史陈镒都没有去搭理一下依然还跪在地上的下属徐有贞,同样与众臣一起离开。整个朝堂之上很快就只剩下了两个人。 一个是跪地的徐有贞,另一位就是给其附议的兵部左侍郎于谦。 徐经历,快起来吧,皇上和大臣们都离开了。伸手将徐有贞扶了起来,此时的于谦一脸的敬佩之色。 于谦此人刚正不阿,便连王振那般势大,他同样没有低头过,且对方还奈他不得。要让这样的一个人去佩服别人,那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可是现在,徐有贞做到了。 被于谦扶起的,徐有贞有些受宠若惊,于大人,多谢,多谢。 徐经历不必如此,倒是我应该多谢你才是。御史就应当像是徐经历这般,不畏强权,闻报而奏事,便是那被言指之人立有滔天大功也是亦然。说起这些话的时候,于谦是义正言辞,面色严肃。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事实上也一直是这样去做事情的。只是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刻的徐有贞确早就是一脸的惭愧,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何今天会有这般的所为,他的内心远非是于谦看起来那般的圣洁,相反还是十分的肮脏。 只是不足为人道矣! 于大人过谦,过谦了。身上流出了一层冷汗的徐有贞生怕留下来会不知觉的露出什么马脚,遂抱拳告辞离去。 留下了于谦一人站于朝堂之上,目光远眺,似乎是穿透了整个皇城,穿透了整个京师,到达了城南的杨家庄一般,喃喃自语着,杨晨东呀杨晨东,先是弄出了一个扬报,控制了一定的舆论导向,接着一到京师就弄出如此的动静,你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你是官是商?是忠是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