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_第257章 行船北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行船北上 (第1/3页)

    王朴死后,林荣前后四次痛哭流涕,他还多次在范质、侯云策、王薄、魏仁浦等重臣面前感叹:天丧吾臂膀也。

    林荣真情流露,让范质等重臣既感动,同时心中又有些不是滋味,好在王朴已逝,再也不会同大家争权夺利,重臣们也就把心气放平。

    悲伤归悲伤,北伐的准备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由于北伐的前期准备工作一直是由侯云策在亲自负责,王朴突然死亡并没有严重影响北伐大业的筹备。

    三月上旬,当天气渐暖、春光初露之时,粮食、辎重、战船、地图等等已基本到位,还有无数玄蛟船神奇地出现在五丈河之上,两万水军日夜操练,明眼一看就知道水军定然有大的行动。

    西蜀派到大梁城的细作已经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大林和西蜀半年前就开始对峙于凤州一线,凤州全是山地,水师毫无用武之地,细作对于大林朝水师的频繁操练很是惊疑:莫非大林要派水师沿长江而上,从夔州进入西蜀地?可是想想又不对,大林水师聚于大梁城外,远离长江,绝非沿长江攻西蜀的态势。

    西蜀细作深感事态重大,连忙把这异常情报送往西西蜀,大梁距离西蜀路途遥远,而且沿途关卡重重,细作要把情报送到成都,至少也有到五月。

    契丹人也有细作布于大梁城,北马南船——已经成为传统的思维模式,因此契丹细作的目光紧紧盯着马步军的动向,对于水军动向就不太关注,只是水军操练得过于频繁,契丹细作还是想办法把这个情报带回了幽州。

    幽州以北,有无数雄关重镇。从南向北,有乾宁军、益津关、瓦桥关三个易守难攻的雄关,又有易州、莫州和瀛州三个重镇,大林军要攻破三关三州,才能逼近幽州城。

    由于三关三镇的保护,南京留守萧思温根本没有感到渐渐逼近的战火,得知了大梁城外战船云集的消息,丝毫没有再意。他斥退了细作,依然趁着公主老婆北去之机,带着一帮手下天天行猎、喝酒,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好不快活。

    王朴死后,大林朝政也慢慢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侯云策成为了最大受益者,范质、王薄、魏仁浦、侯云策四位宰相之中,范质和王薄均是文官,魏仁浦是小吏出身,只有侯云策曾是威名赫赫的黑雕军统帅。

    此时,侯云策一手创建的黑雕军远在西北,没有了嫡系部队。侯云策就是没有了瓜牙的老虎,因此,林荣对侯云策很是放心,委以重任。侯云策就以宰相之位兼任了枢密使,成为了林荣身边不可缺的重臣。

    三月下旬,北伐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月二十五日,任命宣徽南院使吴延祚为权东京留守,判大梁府事,以宣徽北院使昝居润和虎捷都指挥使向训为副使,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吴延祚、昝居润、张美、向训成为留守大梁的四位重臣。

    虎捷军成为留守大梁地唯一的禁军主力部队。

    三月二十六日,西南面行营全面收缩兵力,屯兵于险关要塞之中,西南本行营都招讨使李重进在凤州储备了大量粮食,作好了抗击西西蜀进攻的准备。

    与时同时,昭义节度使张永德坐镇泽州,集中了潞州、泽州、沁州总计四万边军,死死堵住北汉南下的道路。

    三月二十七日,北伐大军编组完成:

    侯云策为前锋大军统帅。前锋大军下辖铁骑军和汴河水师。总兵力达到四万人,铁骑军为陆路先锋。铁骑军都指挥使杨光义为为陆路都部署;汴河水师为水路先锋,汴河水师都指挥使李继勋为水路都部署;

    林荣坐镇后军,后军由羽林军、控鹤军和龙捷军组成,总计六万人。

    三月二十八日,北伐大军从大梁城出发,水陆大军准备到沧州以后,稍作休整,再从沧州进入契丹境内。

    前军水师旗舰是水师统领李继勋乘坐的大梁号。侯云策既是宰相,又是枢密使,还是北伐军前锋统帅,所乘坐的玄蛟船虽然不是旗舰,却也是制作精良甲等船,除了船头船尾的小型投石机外,还有船舷处各安装了两架床弩。

    侯云策乘坐地艘玄蛟舰取名为“幽州号”,表达了北伐军志在光复幽州的决心。

    玄蛟战船是隋代五牙战船的升级版本,隋代大型五牙战船可容纳军士近千人,分为五层楼高,适合在长江和近海作战,玄蛟船专为内河交战所制,可为上下两层,就如一座小型的水上战斗堡垒。

    幽州号可搭载一百人,除了水手之外,船上还有传令兵和伙头兵,战斗人员总计七十人,清一色侯府亲卫,此次作战,亲卫们没有带上“五虎上将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