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_第247章 道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道人 (第1/3页)

    广政殿层高极高,正殿当中有六根巨大的圆木柱头。由于层高很高,就使得大殿顶部有些阴暗,大殿两侧还垂吊着一些布幔,布幔上有一些怪异图像,使大殿凭空增添了些许神秘和威严。

    侯云策的提议涉及禁军体制的重大变革,林荣一时下不了决心,禁军一分为十,对林荣很有些吸引力,可是他还有些犹豫,没有急于下结论。

    面对林荣咄咄逼人的目光,侯云策没有退缩,胸有成竹地道:“若遇到战事,则可以挑选德高望重的将领统领禁军出征,这在前朝也有例可循。”

    设行营出征是大武朝的一项重要用兵制度,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大多撤并,每遇战事发生,就由朝廷另行调发府兵、兵募,派遣大将统率出征或备御,这些大将称为行军总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而大武在经营中亚的时候,更是经常抽调胡兵蕃将组成临时的大军。侯云策知道林荣和王朴对这项制度都很熟悉,也就没有过多解释。

    林荣是平民皇帝,同时也是一位马上皇帝,林荣称帝前,曾长时间在军中任职,曾任过左监门卫将军、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广顺元年(951),大林立国后,又出任镇宁节度使,广顺三年,擢大梁尹,封晋王。显德元年(954)正月,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总管内外兵马事。

    称帝后,林荣又先后四次御驾亲征,打败了北汉和南唐。奠定的大林中兴之局。

    林荣多年征战,战争经验极为丰富,当侯云策提出把禁军一分为十的新方案以后,他立刻发现了此方案的问题,再道:“行营是以府兵为基础,府兵不复存在之后,行营制度也就失去了实用性,现在禁军这样的体制。若临时选将出征,则必然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将帅若不对自己的部队了解指掌,如何能做到知已知彼,又如何能让各位禁军将领心服?”

    林荣这个问题看似寻常,却非常尖锐。

    侯云策对于林荣的心态摸得很准:林荣现在进入了两难选择,要想军队打胜仗。则必然要给军事将领极大的自主权,但是,军事将领权力增加以后,又会对皇权造成极大的威胁。

    “十支禁军可轮流到京城守卫,没有守卫任务的禁军则集中在城外军营,由陛下亲点大将轮流到营地主持训练,这样一来。即能避免统兵大将尾大不掉。又能让统兵大将们了解军队的基本情况。”一直以来,侯云策对于解决禁军问题做过很多思考。这是一套适合林荣心理状态的方案,也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

    侯云策这个建议有一定的可行性,林荣有些心动,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王朴,询问道:“王郎觉得此议如何?”

    王朴一直在静听着陛下和侯云策的议论,他的想法是把禁军一分为四,却没有想到侯云策地提议更加彻底,王朴同样没有明确表态,只是缓缓地道:“侯郎练兵着实有一套,当日在郑州之时,创立了书院,让黑雕军的中下层军官都到书院接受培训,黑雕军几年来迅速成了一支赫赫有名的强军,稳定了大林朝的西部边境,书院的功劳不小,侯相训练禁军的主意恐怕也来源于此。”

    三人又议论一会,林荣最后也没有对侯云策的提议下定论,当侯云策、王朴准备离开的时候,林荣不经意地对侯云策道:“侯郎是第一次到广政殿来议事,出了广政殿,就要把在殿里发生的事情统统忘掉。”

    侯云策心中一喜,林荣此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要绝对保守秘密,凡是第一次到侯云策书房议事的下属,侯云策也会叮咛相同的话;二是意味着侯云策已经真正得到了林荣的信任,成为能够进入广政殿单独议事的心腹。

    一名太监总管恭敬地在前面为侯云策和王朴带路,接连走过两个大殿,再往前就是福元殿,福元殿东面就是贵妃的福齐宫和德妃的福全宫。侯云策眼尖,看到几名太监和宫女匆匆向东而去,里面还有两名穿道袍的男子,这几人一闪而过,很快就消失在青灰色的围墙里,其中一名道袍男子身形瘦高,如竹竿一样,在人群中特别显眼,侯云策一瞥之下,这个瘦高身影也印在了脑海之中。

    林荣素喜黄老之术,对于道法高明的陈抟青眯有加。

    显德三年,陈抟从华州来到宫中,在宫中住了将近一个月,每日林荣都要抽时间和陈抟讨论道家之事,林荣慕其才,想任命陈抟为谏议大夫,陈抟不愿受到约束,婉拒了林荣的任命。

    显德五年,朱宪被任命为成州刺史,就在赴任之时,林荣让朱宪专门给陈抟带去帛五十匹、茶三十斤。

    这两件事情,在大梁权贵家已是人人皆知的秘密,侯云策回到大梁之后,很快也就听说了此事,因此,在皇宫中见到道士,侯云策也就并不觉得奇怪。只是这几人面色凝重、行色匆匆,和宫中或优雅或小心翼翼的走路姿势不太一样,侯云策不禁多看了两眼。

    王朴常年在油灯下看奏折,眼睛一向不太好。他和往常一样,心事重重一本正经地走路,根本没有注意到匆匆进宫的两位道士。

    佛、道两家,在大梁城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间或还有佛、道之争,也算是各领风骚十几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