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_第239章 判兵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9章 判兵事 (第3/4页)

国之重权,这些将领大多数都和杨光义关系密切。

    散朝后,四位宰相和枢密使被留在宫中陪同林荣用膳,在席中,林荣向范质、王薄、魏仁浦和王朴宣布了侯云策的主要职责:专门负责调度北伐诸事。

    这是一项不能公开宣布的任职,对外只能宣称侯云策以宰相之职判兵部事,侯云策至此摆脱了无所事事地尴尬境地。

    显德五年七月,凤州节度使冯继超接到密旨,要作好伐西蜀的准备。

    显德五年八月,朝廷以户部侍郎高防为西南面水陆制置使,右赞善大夫李玉为判官,加大了对西蜀作战的准备工作。

    九月以来,西蜀边境不断发生小规模冲突,大林派到西蜀地间谍也在不断地增加,西蜀对于大林原本就深具戒心,急忙派西蜀将伊审征坐镇汉中,聚集了近十万大军,随时准备抵抗大林军的入侵。

    大林西线战事随时一触及发。

    在大林朝堂中。除了四位宰臣、枢密使王朴和李重进、张永德、杨光义等少数八人,绝大多数大林朝官员均以为大林即将开始攻打西蜀之役。

    契丹、北汉派往大林的细作自然也把此信息带了回去。

    与此同时,大林开始了以大梁为中心的水利工程:

    一是征集徐州、宿州、宋州、单州等州的数万丁夫,疏通汴河,北入五丈河,再到大野泽,这样做地目的,就是让汴河通过大野泽和济水连接起来。也就是把大梁和山东的水路打通,完成此项水利工程之后,大梁城内的物质和军队就可以通过水路直达渤海,再由海路可以直断幽云十六州契丹军的后路。

    二是开掘汴河堤岸,引导黄河水和淮河水连接起来,恢复唐时运路,这样,江、淮漕船也可直达大梁。

    这两条水道都是恢复大武时水利工程,完工后,既是经济命脉,同样又是支撑北伐的黄金水道,契丹人建国已久。和党项、回骨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强大的后勤支撑,难以取得战场上的优势。

    霍知行是水利工程地专家,侯云策就调其到工部任虞部郎中。专门督造这两条水利工程。霍知行当他在中牟县任职之时,多次到过汴水,看到大武时代造福万家地水利工程被废弃,禁不住在河岸边嗟叹不已,这次被任命为虞部郎中,专门负责恢复大武时代水利工程。接到调令之后,霍知行大喜过望,立刻带着几个随从。轻装简行,不到一月,就从灵州回到了大梁,正式走马上任。

    侯云策在八月多次巡视水利工程,沿着未完工的永济渠北上,抵达了契丹边境,在独流口停留一日后,返回大梁。这一路上。侯云策免去了数名怠惰地地方官员职务。杖杀了一名贪占水利款的工部小吏,为此,在河道上,侯云策令行禁止,威风八面,有了铁面宰相之称。

    九月,侯云策特意巡视了凤、秦、成、阶四州。侯云策在西蜀名声赫赫,西蜀君臣听说侯云策到凤、秦、成、阶督战,更加坚信了大林的进攻意图,一面派使臣上贡,另一方面也被迫调兵遣将加强防务。

    十月初,侯云策从凤州回大梁,一路急行,二十六傍晚时分,侯云策到达大梁城外,这半年来,侯云策四处出巡,多数时间不在大梁城中,因此,到了城门外就急欲归家,好好在大木桶里洗一个热水澡,再泡上一壶青城新茶,抱抱女儿小璐和儿子宗林,顺便抱抱赵英或秋菊,这应当算是男人在外辛苦操劳的最好报酬。

    一行人来到东城门处,城门已经关闭,罗青松跃马来到城门处,大喊道:“快开门,侯相要进城。”

    隔着护城河,城楼上旗帜随风发出“呼、呼”地响声,城楼上值勤的军士并没有听清楚来人喊话,不过,值勤军士都久在大梁,见多识广,知道敢于在城门外叫喊者,定然有些身份,就礼貌地答道:“实在抱歉,今日城门已经关闭,明日再进城吧。”

    罗青松跟随在侯云策身边已久,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就加大嗓门道:“少啰嗦,快点开门,否则罪责难逃。”

    城墙上的军士是参加过南征之战的兵将,听到楼下口气不善,干脆装聋作哑,自顾自缩着身体躲在城墙角楼里,不再理睬城下呼喊。

    参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